如何搭建一個合格的洗手臺?(附:經水傳播感染風險點解讀)
在洗手臺(HWS)洗手是預防交叉感染的一個關鍵措施。(HWS:流動水和排水系統之間的設施)。HWS的廣泛使用和不合理的布局/設計伴隨感染風險。盡管已經有文獻提出警告,但45年多來,對相關危害的認識一直沒有得到重視,直到2012年貝爾法斯特發生新生兒假單胞菌暴發,才迫使人們改變觀念。將風險降到最低,應采取一種全面的方法,而不僅僅是檢測從HWS出口流出的水是否存在銅綠假單胞菌或其他病原體。有證據表明,大部分的水路感染沒有被發現。
本文的目的是批判性地檢查HWS的設計和伴隨的風險。
洗手臺:
如果沒有特殊說明,HWS主要和唯一的目的是手部凈化。不存在標準化的設計。HWS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水龍頭、洗手池和附件,附件的存在將洗手池轉換成了HWS。其他必須品還包括連接水系統和排水管。
水龍頭:
水龍頭的功能是要求手在不被污染的情況下,就能控制水的溫度/流量/噴射。
蘇格蘭的《供水條例》要求運送或接駁公共水管的配件不應污染供水系統,并應具有“適當的品質和標準”。為達到這一要求,最好選擇被“水法規咨詢計劃(WRAS)”批準的產品。但是,即使經過WRAS的批準,也并不能排除生產過程中的細菌污染,因此有必要詢問制造商如何降低這個風險。
水龍頭出口的設計越簡單,生物膜形成的風險就越低。
塑料曝氣器/流平直器:(由于具有生物膜形成的風險)應避免使用金屬,曝氣器/流平直器是安裝在出口端的插入件;曝氣器吸入的空氣與水混合,使水感覺柔軟,并且平直器確保離開出口的水柱是均勻的,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濺水的危險。
不推薦使用天鵝頸的設計,因為在兩次用水之間有一個靜水柱。
可以考慮易于拆卸、方便清潔或消毒的新型出口。Garvey等人成功地將這樣的出口作為減少銅綠假單胞菌傳播的一種措施。在選擇出口時,應該考慮過濾器的性能;如果需要連接過濾器的適配器,是否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安裝適配器?這些過濾器是否可以防止經水傳播病原體從出口流出?先解決這些基本問題。
關于采用感應式出水口還是和用肘關節操作的出水口仍存在爭論。傳感式出水口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復雜性(有生物膜風險)、感應器位置(出口末端有手污染風險)和手動沖洗的困難。但是,后兩種風險是可以解決的。
首先,按相關操作標準,將感應器放置在出水口后面的面板上,其次,如果設計手動沖洗更佳,或者可以編程為自動沖洗(同時記錄數據),這在用水使用率較低時更具明顯優勢。許多彎頭操作的出口,由于不恰當地結合了恒溫混合器閥/恒溫混合器絲錐而過于復雜,因為需要維護和檢查的原因,也會導致生物膜風險增加。
在臨床上,許多人更喜歡用肘部觸碰操作的出水口,而不是用感應式出水口。然而,一項觀察研究發現,在97%的情況下,操作者會用手啟動肘部操作的出水口,但在關閉出水口時,有57%的情況手可能會被再次污染。而在手衛生培訓中,卻經常沒有包含“如何正確使用HWS”的內容。
洗手池
這個水池的功能是收集使用過的水。
水池設計應盡量減少濺水的風險,并確保表面光滑耐磨,水流進下水道時(避免停滯)以減少產生生物膜的風險。為了防止物品放置不當,最好使用最小的置物架。應避免溢流,因為與排水溝的直接連接處含有豐富的細菌菌群。下水道是通往廢水池的直接通道,是細菌污染的重要來源。凹陷的排水道是關鍵的特征;水直接擊中排水道會帶來高風險,因為會水流會打散排水處的生物體。
附件
附件的功能是確保手部充分去污。附件至少包括液體洗滌劑和干手設施。清潔劑和噴嘴應該整體更換,而不是空的時候再加滿??梢蕴峁┍袼獊肀3制つw健康。經常張貼宣傳海報(洗手圖)展示正確洗手的方法和時機。
連接水和排水的部件
雖然不是HWS設計的組成部分,但連接水和排水的系統是很重要的。使用柔性軟管(含有乙烯丙烯二烯單體)將供水與出口連接會增加生物膜的風險,并且,應當避免或評估現有設施中的風險。
排水系統
排水系統的功能是將洗手池與廢水系統連接,并防止下水道臭味逸出。
基本上,排水管是連接水池和廢物系統的管道,它帶有一個集水器來保存水,防止下水道氣體進入建筑物。集水器是細菌生長的良好環境,提供水分和營養(沉積在池底中的有機物被保留在里面)。為了防止有機物寄生,水槽和排水管之間應該平滑。
排水管應該讓水自由流動,并有足夠的能力防止積水。局部不良的排水可以在水池底部和集水器之間形成一段水柱。雖然材料沒有被具體規定,但它們應該能夠承受與漂白劑或其他消毒劑的接觸。1970年,Kohn發明了一種裝置(“Kohntrap”)對集水器進行熱消毒。而目前,新的(消毒)方法有熱、紫外光和超聲波組合等。雖然沒有明確的規范要求,但在新建樓宇的高風險區域可能會考慮使用它們。
◆ ◆ ◆ ◆ ◆
一、細菌如何污染HWSs?
通過供水系統;
污染的配件;
不正確的使用和在安裝/維護/清潔過程中不良的衛生習慣;
排水管道污染。
二、傳播途徑:
手;
設備;
對病人進行清潔護理;
水流的噴濺;
其他。
三、傳播風險:
1、如何將單因素集成到HWS中:
肘部操作水龍頭的位置;
肥皂和干手設施的位置;
水的噴濺;
感應水龍頭的感應位置;
周邊空間;
2、HWS如何融入醫院環境和正確施工、使用(教育)、清潔和維護:
HWS是必須的嗎?
HWS的放置標準是什么?
(如在有血液、體液暴露風險的患者居住的房間;在可以處理血液/體液的房間。)
3、正確放置:
可及性;
避免不適當的安置;
討論:
在1967年,Kohn報告了HWS傳播銅綠假單胞菌(的事件)。當時,他的發現遭到了英國微生物學界的普遍反對,他們認為有機體(的傳播)是從一個病人傳到另一個病人。2011年的貝爾法斯特疫情和隨后的指導證實了Kohn的觀察,但為時已晚,已經無法防止接下來的幾年中大量的新生兒/成人的死亡。
Kohn的發現被反對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當有機物是病房特有的,或被主觀認為就該這樣(病房特有)時,交叉感染將很難被識別出來。員工傾向于接受他們所認同的規范:對于成人重癥監護室(ICU),銅綠假單胞菌不存在指示內源還是交叉感染的閾值(銅綠假單胞菌在ICU中被發現,無法判斷是本來就有的,還是會導致交叉感染的)。幾十年來,由于缺乏標準,成人ICU一直未發現經水傳播的感染。
但對于新生兒科來說,應該更容易被發現,因為銅綠假單胞菌不是正常新生兒菌群的一部分。即使細菌分離出來非常少,也會引發一場嘩然。然而,在貝爾法斯特之前,許多新生兒單元出現銅綠假單胞菌,卻并沒有受到質疑。
關于水源性疾病暴發的文獻以多重耐藥菌(耐藥假單胞菌菌株)為代表,但最近,產碳青霉烯酶的細菌菌種也逐漸增多。雖然多重耐藥菌令人恐懼,但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也是“朋友”。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們來調查和了解細菌的傳播途徑。
是否漏掉了大量的經水傳播事件?
證據表明,情況可能就是這樣。
霍普曼等人評價移除水槽和引入無水護理對ICU獲得性革蘭陰性桿菌發生率的影響。與水槽相關的產ESBL腸桿菌的暴發為這項研究提供了證據支持。研究報告指出,革蘭陰性菌(不僅僅是腸桿菌屬)定植率顯著降低18%(p<0.02),住院時間超過14天的患者降低最為明顯。讓人們認識到這一問題,是衡量恰當的感染控制、醫院設計和工程應對措施的關鍵。
從病房員工到醫院建筑師和衛生設備制造商,所有階層都需要將文化轉變為衛生服務。最重要的是,必須認識到(這其中)對人類健康構成的風險。需要改進硬件服務的設計、放置、安裝和正確使用。當醫院新建的供水系統中仍然存在可預見的重大設計故障(即將冷水儲水箱放置在熱水機房內)時,熱水供應系統幾乎無法正確安裝。行業內似乎沒有任何監管治理體系可以彌補這一點。雖然細菌在數十億年里磨礪出了它們的住所(生物膜),但集中學習和施行改進(針對的措施),卻并不是醫院建設的一部分。
醫療用水系統的建設/設計仍然很差,除非各團體(建筑師、建筑公司、醫院工程師和感染控制)在一起討論并形成意見,真正了解風險和要求并提供指導。對于一個成功的醫院建筑團隊,至關重要的是能夠并愿意利用每個部門提出的反饋意見來不斷改進自己。
40多年來,醫院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水傳播的途徑。是否需要更多的證據?或者是否需要大量關于多重耐藥菌的報告,了解為什么敏感微生物的交叉感染未被發現,以及有足夠的常識阻斷水傳播途徑?